北宋文学家苏轼在《题西林壁》一诗中写道: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什么意思呢?
(资料图片)
由于游人的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,眼界狭小,看不到全貌。形容由于人的认知不同,所处的角度不同,心态不同,就会对客观事物产生片面认识,持主观成见。
在旅游者中,这种情况并不少见。
近日,一位男子到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旅游时,失望地吐槽道:
跑了几千公里到这里来游玩,除了一个大水坑,到处都是沙子,到处都是人!
言外之意,到这里来游玩有点不值,有种被坑的感觉。
听闻此言,你认为这位男子说的对吗?笔者觉得,此言差矣。
日常生活中,你会经常听到很多人说:等到我退休了,就有时间出门旅游了,要把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游个遍!
还有很多上班族说:等到放假了,就一起到心仪已久的景区去旅游。
可以看出,旅游,俨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成为人们放松身心、开阔眼界、陶冶情操的一种最佳方式。
这位男子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玩时,觉得与他想象的不一样,觉得与他期待的不相同,也情有可原。
因为,外出旅游的人群中,有的人乐此不疲,有的人津津乐道。可是,也有的人感到遗憾、觉得后悔、觉得不值。
其实,对于那些旅游过后感觉被坑的人,就如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的道理一样,眼界局限,认知肤浅,一些基本的知识、常识储备不足。
一位网友说:很多人外出旅游,就是“上车睡觉、下车尿尿、景点拍照、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!”
这种看热闹、看稀奇、走马观花式的旅游,你走到哪里,都会觉得没意思的!
另一位网友说:我一个亲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我陪他到西安去看兵马俑。回到家后,他怨声载道:那个兵马俑有什么好看的,这趟旅游花了几千块钱,跑那么远就看了一堆泥人!
这样的人,你跟他谈旅游,无异于是对牛弹琴!
还有一位网友说:我嫂子去长白山天池旅游。回来后,我问她有什么感受,好不好看。她大嘴一咧:有什么看的,就是个大水泡子,白瞎钱了!
说真的,这样的人出去旅游,还真的是白瞎钱了。再好的景点,在她的眼里,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的!
就拿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来说吧。
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。因其形酷似一弯月牙而得名。古往今来,以“山泉共处,沙水共生”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,被誉为“塞外风光之一绝”。
鸣沙山为流沙积成,因沙动成响而得名,并有红、黄、绿、白、黑五色。
鸣沙山、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,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“二绝”,是中国乃至世界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。
当你站在鸣沙山上,看黄沙遍野,睹沙漠奇观。
当你坐在月牙泉边,看那一泓清泉,微波涟漪,碧如翡翠,以及那独特的山泉地貌。
泉在流沙中,风吹沙不落;遍地皆黄沙,千年不枯竭!这一沙漠、清泉难以共存却共存数千年的奇观,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点,一定会激发你一探究竟的好奇心!
这个时候,你才会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奇特,你才会体会到到此一游的乐趣,你才会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!
如果按照这位男子吐槽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旅游的感受来说的话,你到了黄山,看到的就是山石和松树!你到了故宫,看到的就是一栋栋老房子!你到了三亚,看到的就是大海这个一望无边的、大大的水坑,还有沙滩和几块大石头!
所以说,旅游,有的是看风景,有的是看人文,有的是看历史,有的是亲身感受它独特的氛围和魅力。
因此,当你外出旅游时,请先做足功课,提前了解一下你将要去的景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。这样,才能深度感知,才能体会到旅游的真谛。
“心中若有桃花源,何处不是水云间?”只要你心中向往美好,只要你是有心之人,世间一切都是美好的,到处都有你想看到的诗和远方!
标签: